我为什么要读书

我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是什么本文提及的“读书”一词,如无特殊说明,均表示对书籍等文本材料的阅读,而并非“上学、接受义务教育”等其他可能的引申含义。新华字典释义:读:依照文字念。阅:看,察看。阅览。阅读。翻阅。 本义: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书是什么书籍的物理实体是文本、图像等信息综合载体。当我们默认了这一事实,书籍的含义

读书是什么

本文提及的“读书”一词,如无特殊说明,均表示对书籍等文本材料的阅读,而并非“上学、接受义务教育”等其他可能的引申含义。

新华字典释义:

读:依照文字念。

阅:看,察看。阅览。阅读。翻阅。 本义: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

书是什么

书籍的物理实体是文本、图像等信息综合载体。当我们默认了这一事实,书籍的含义就转变为书籍是人类对现实世界观察结果的表现形式。因为书籍中的信息由人传递,来自于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我曾经看过一个访谈类节目,它的主持人问过嘉宾一个问题:“作家不就是要表达自己吗,如果作家表达不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那他(被称为作家)合适吗?”

首先,这个问题先入为主地认为作家就是要表达自己,但就我看来,作者应该是在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世界和世界的运行规律的同时,恰好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所感所想,而并非企图让读者分毫不差的理解到自己要表达的意图。当然,如果说写作的目的是赚钱,那吸引眼球也无可厚非。人的感受是基于人对世界的观察产生的反应,人不可能凭空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感受,它一定是有产生的源头的。作品确实是用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念没有错,但是”成功“地表达自己不是作者的重要责任,作者的重要责任是想办法尽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眼中的某些事实或者规律。我们之所以称赞一些作家就是因为他们能够用精妙的手法去表达普通人也想表达但是却无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同时,理解作者也不是读者的责任,读者要做的事情仅仅是观察,对书籍做和对这个世界上其它任何普通的东西一样的事情就好了,就是观察。

世界上的艺术形式包括写作在内都是我们这些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世界运行规律的写照,如何观察世界既是创作者的自由,也是欣赏者的自由。创作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全面的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世界,然后供其他人去观察;而欣赏者能做的就是如往常一般去观察。

由此我们就知道,书其实是对世界的一种观测器,它是通过它的作者喜欢或者擅长的方式,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世界进行观测所输出的结果。

我为什么要读书

追根溯源来看,我最初开始读书来自于两个自然的原因:好奇,我对世界的运行方式充满好奇并渴望通过某种方式尝试接近它;无聊,我没有其他事情让我觉得快乐或满足。

好奇

我天生对一切事物的运行原理充满了好奇,我乐于知晓一组机械设备如何运转起来,一些数学运算如何进行,一些生活现象产生的机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思考方式等广泛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大耳朵图图这个动画片某个版本的主题曲,在我小时候,国内很多电视节目播放的优秀动画片中都含有类似这种有趣、有效、有思考的问题,这使我一度以为这个世界上的小孩子都是充满好奇和稀奇古怪的思考的,长大之后我才渐渐发现,好奇并不是人类的普遍天性。

大耳朵图图某版本主题曲节选:

北风呼呼从哪来 它又呜呜上哪去

星星冷得眨眼睛 为啥它不穿棉衣

夜晚到底有多黑 梦里太阳哪来

世界到底有多大 天空外面有什么

我一切都好奇

我是图图小淘气 面对世界很好奇

我有问题数不清 咕叽咕叽冒不停

为什么小孩要听话 为什么爸爸爱妈妈

为什么看见冰激凌 就让人口水流不停

牛奶果汁放冰箱 为什么变得凉又冰

我把美梦放冰箱 长大再拿行不行

我甚至在我两三岁的时候就会思索关于人死亡之后去到哪里这样终极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最开始去思考的时候并不会使我感到恐惧,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得到过任何关于死亡的知识。关于自己从未经历过并且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部分,人是什么都想象不出来的。为了对这些终极的、我不曾知晓的知识领域发起攻势,我需要寻找一些方法获得大量的知识和来自于其他人关于这些问题的体验和认识。在我小时候那个物质生活还较为贫乏的时候,读书无疑是最廉价、最快速、最有效的获取这些经验的渠道。

我会频繁的思考,大量去尝试更多的可能,去尝试那些试错成本低的方向,大量的尝试和思考是在不停地满足我的好奇和渴望。我也时常会对各种终极的问题发起攻势,尽管结果是没有的,但是一直都有在更进一步,也能让我保持更久的活力和斗志。我小时候会偶尔会害怕这些终极的问题,比如人什么时候会死,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甚至重复的梦到一些可怕的关于死亡的梦。我在梦里会很害怕,但醒来之后我只想好好地活着,然后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汲取更多的营养和知识,等待下一次对这样的问题发起攻击。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另一方面,对世界运行的规律的狂热的渴望会让我的思路变得跳跃和格格不入,而这样的思考在我当时所处的环境的同龄人中是极其罕见的,因此我对知识和经验的交流渠道被压缩的很窄,难以与人交流和分享。因此我更加需要书籍这样的知识载体的存在,带给我来自不同背景、不同视角的作者的观察与思考。这些孤立的思考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式,就是换位思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别人的感受,而是当需要推断一个人的言行和一些事的发展方向时,我首先需要大量的关于被推断对象的背景知识,站在他的角度,经历他经历的事情,学习他的思考路径,推断他的行为方式方向。这些学习思考得到的知识使我虽然话少,但是能够使我较为和谐地融入人类的社交和生活,尽管小时候我的情商很低,经常雷区蹦迪,但是我快速理解一个人并预测他行为的能力让我不至于显得更傻。相反,这种读书带来的丰富知识又带给我更多与人交流经验和看法的机会,并且得到了许多同龄人的尊重。

所以,读书就是让我用一种廉价、快速的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去探索和推理世界运行规律的一种手段。我用读书这样的手段去满足我膨胀的好奇心。

无聊

小时候是不需要考虑怎么生活的,对于小孩子来说,他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由家庭来提供,这使得小孩子更加的无聊,更加的有时间去思考关于生计以外的事情。我小的时候常常会对日常生活本身感到无聊,一方面是因为在十八线小城市中,娱乐形式是少得可怜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对一些日常的任务感到容易和无趣。这样无趣的生活迫使我寻找些有意思的事情填补生活的空虚和空白,而日常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让我用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尝试那些低成本而又”有意思“的事情。我可以用一整天蹲在草地里看草丛中、土壤里都有些什么样的小虫子,它们的一天在做什么事情;可以用一整天上山闲逛,寻找这山上还有什么我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植物;停电的时候,可以用一整天对着蜡烛的火苗,放各种各样的物体在火苗的各处烤灼,观察火苗的跳动,火焰的形状颜色,或是思考看久了火苗移开视线后视野中的一个深色光斑从何而来。无聊的生活就在这些更加无聊的探索和思考中被充盈起来,做了这些事情后,这些关于现实生活中无聊事情的思考,会在用其他大把时间读书的时候偶尔闪烁在脑海深处:某些书会告诉你生物的种类、生活习性是和环境相关的,有的书或告诉你火焰的颜色是和燃烧的物质有关的,这些关于原因和原理的东西让我触碰到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之间存在的细微联系,读书时获取到的这些知识让那些无聊的思考变得不再无聊,一个个孤立的问题和种种不相关的生活经验通过更多的原理和知识联系起来,构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神秘绵延的网络。在这张大网上,有新的节点被纳入进来时,有节点之间的联系被强化时,有联系断裂被更新更有力的关系连结时,这些变动让我兴奋不已,并渴望着得到更多这样的兴奋与快乐。当然还有很多很多问题从来在书里都没有见过,可是这些众多的为什么都一个一个进入大脑的后台堆中,等待某次阅读至某本书时,有某个作者的视角让我看到了全然不同的理解方式,有某个作者的某种经验让我触发对原理的思考,后台的线程就会被提到前台,欢呼雀跃着将那些未知的为什么纳入有联系的网络之中,大脑的后台堆里减少了一个元素,幸福和欢欣就在原本无聊透顶的生活中生长了出来。

所以,读书就是我消磨时光、打发无聊、获取快乐的一种方式。

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读书对我又产生了新的不一样的意义。

我来到了更大的城市学习、工作、生活,我遇到了更多在不同领域光彩夺目的人,我见到了更大的世界,我需要解决更普遍、更基础、更困难的问题。在我脑海里那张关于万事万物的网上,又多了很多闪烁诱人却尚未与其他节点建立起联系的光电。当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已无法满足解决新的需求时,就又需要有渠道去碰撞论证,去补充更多的背景知识将那张关于世间万物的大网再完善起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便是要求我们做到知行合一,与更多的人交流分享,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辅佐现实问题的解决,在“行路”的路途上、现实的实践中引发更多的思考。在于不同领域的人交谈中,我发觉到了我阅读过的书籍让我能更容易地理解其他个体的思考,同那些所知甚广的人交流也让我意识到阅读可能是让我们思维碰撞的重要原因。我们交流关于某些事物的看法,交换关于某种的原理的思维逻辑,交锋关于某些联系之间的不同观点。这样的互动让我们的思维都活跃起来,对知识本身谦逊起来,对发现未知憧憬起来。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类在城市中相遇,人更因知识本身的交流而连结起来,不再是完全的孤立的个体。

对一些专业问题的解决,我更需要阅读更多的论文、文章、专业书籍,读这些书,实质上是在了解其他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思路、思考方式,我们通过阅读的方式同其他作者交流在专业领域中尖锐的问题与难点,我们不因没有生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不因没有同样的语言而被隔阂开,学者们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记录下来等待着感兴趣的人偶然迈进属于自己思想的丰伟大厦,用书籍这样的东西满心欢喜地向读者介绍着自己的思考、发现与成果。跨越时空的信息,就这样用几张跨越时空的树木造成的纸建立起了通信。

所以,读书是我与人类交流,与世界交流的通信工具。

我的读书经验

当我读书时 我在读什么

从前文关于我对读书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中,不难发现一件事情,我对读书的分析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人天性是有好奇心的;读书只是一种不独特的工具。这使得我可以将本段的小标题进行一些转换然后再分析:当我读书时,读书不是独立存在的,读书是为了认识世界,读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这时再考察“我在读什么”,就变成了考察“我在认识世界的什么方面”,“我在如何认识世界”。

我对世界的认识是自发的。这一表述是在说,我想要认识世界运行的方式不是为了某个经由教育得来的无上真理,也不是由于某种受教育者的无端信仰,而是基本地、自然地发现:如果我能理解生活中的种种规律,我的生活会变得轻松快乐起来。这种自发的本质使得我对求知这一概念没有较严重的受迫感,这也使得我在读书时有较高的自发性,容易得到实在的快乐。获取知识和规律这种满足自身根本需求的行为,使得人更容易从中受到激励和鼓舞,进而正向地促进进一步探索世界,这样一个发现未知、转化为已知、发现更多未知的正反馈机制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起来。

此时我们容易发现,对于我这个系统和世界这个系统,联系二者的是各种各样观察的方式和渠道,读书是我观测世界这一系统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我们就可以近似的回答本段标题的问题:当我读书时,我是在观测世界这一系统在不同的输入条件下产生何种的输出结果,并试图从中归纳适用于某些情景的转移规律。

我的阅读习惯

知晓了我在读什么,应该可以较为自然地理解我的读书习惯是如何形成的。我应该并不属于阅读量很高的人群,但是我是持续读书的人,因为读书对于我来说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在需要的时候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东西就是好用的工具。所以对于读书的各种习惯和表现的核心就是:随意且有效。

在我最小的时候,我挑选阅读的书目有很明确的指向性,什么好玩,什么我没有见过我就读什么,因为小时候我的需求就是探索广阔的世界,知晓世界上无数的可能。我在小学时开始,没有其他事可以做(被允许做)的时候,我就去看书,随便看点什么,《昆虫记》、《进化论》之类的巨著也看,《淘气包马小跳》、《看天下》之类的娱乐、杂志也看。不需要过分区分内容优劣,有趣就看,没涉猎过就看;优质的看的时候自然就会放慢速度细细品味,劣质的看的时候自然就会一带而过,人的品质并不会因为几本书的内容而有根本的改变。

中学读书就变成了一个固定项目。一方面是我所在的中学对课外阅读有一定的要求,我不得不按时去读一些推荐书目中的书。另一方面是,我就读的中学离家很远,我是一个寄宿生,并不会每个周末都回家,周末这样漫长而又无聊的时间,有空调又安静还不花钱的新华书店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了。我可以在离学校不远的新华书店的地上坐一整天,沿着名人传记、天文天体、科学、科幻的分类书架一本一本挨着看。这样的阅读是惬意且随意的,不用在意拿到的下一本书质量如何,看不下去就换一本,总能看到多少感点兴趣的书。在这个阶段我接触到了各种领域的书籍,专业的不专业的,科学的科幻的,教学性的娱乐性的,小说、散文、杂志、诗集什么样的都有,这样广泛的面使我在以后的生活里能够慢慢品味各种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背后的联系。可惜的是我初中毕业之后这家书店就再也不给我这种只看不买的人看书了,我也几乎没有在那里见到过坐在地上一整天的人了。高中的时候由于一些学业环境的情况,同时也仍然是寄宿,并且回家的周期变得更长,周末无聊的时候看书就成了我打发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个时候学校的书店也不能长时间的泡在里面免费看书,毕竟人家还是要赚钱的,所以我就学会了一有空就去看个十来分钟,把新进货的杂志、地理图册、报纸都刷一遍,然后满足地溜走。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偷嘛。

到了本科和之后的阶段,读书的频率反而降低了很多,繁重的课业和实验本就挤占着日常生活的时间,读书的时间更是被挤压得少之又少。幸好在这个阶段我又发现了新的读书时间。每次出门的时候要坐地铁,地铁基本上都是七分钟以上的路程,四五十分钟更是常见,这漫长的空闲用来看书更是再好不过了。在深圳的地铁上我读了很多书,有的时候读书余光瞟到的人和事和书里的内容呼应上,更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幸福。直到现在,我时常在做核酸排长队,上下班的地铁上拿着书读一读。没有了大片的空闲时间,这样细小的间隙就被我拿来弥补未曾求知的空虚。同时我读书的方向也开始集中起来,集中在专业知识领域和各种哲学思想,不再像以前一样随手抓起来什么看什么,一方面是由于工作生活上对知识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一段时间阅读和实践后,需要一些具有一定高度的内容检验自己的思维体系是否完善有效。

总的看下来,我始终觉得无需将读书看做一种高雅、神圣、有高门槛的行为。它就和闲的时候刷刷手机、吃点零食、闲逛之类的一样,能消磨时间、打发无聊,就够了。至于它对生活的其它帮助,那是恰巧带来的额外收益,并不意味着只能从读书中获得这些好处。重要的从来都不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本身,重要的是书本这样的工具后面的这颗大脑,他如何使用工具,如何观察,如何思考。所以说,要广泛的阅读,持续的阅读,随意高效地阅读。

关于读书我的一些思考

平心而论,这个世界上很多有比读书更好更有趣更高效的观察世界的方式,但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观察世界不是随心所欲的,是受到现实条件制约的。现实的引力也许不强,但足够让人类都留在地上。此外读书也有着它无可匹敌的优势,读者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这样无可抵挡的宏伟力量同作者进行交流,进入到文学作品的世界,去体验、观察、经历这一辈子都不可能经历过的人生。

读书也只是同其他生活方式别无二致的一种普通的方式、方法、工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因而需要读书,不必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如何如何博览群书而读书,在我看来,最自然合理的情形应当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与渴望不停地探索与发现,读书是众多现实因素影响下恰巧选择的一种接近世界运行的本质的一种方式。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而读书,也恰恰是众多接近世界本源的方式中最普通的方式。

同时,我十分强烈推荐要多与人类交流,交流一切感兴趣的事情。对于世界的认知,我们每个个体拥有的资源太有限了,尤其是我们拥有的时间太短了,我们去过的地方太少了。而与人进行交流能够快速地让我们获取到那些我们原本靠自己无法接触到的知识。同时,人类在认识事物的时候,逻辑推理的范围会受到自身认知范围的限制,当我们同更多人交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认知范围就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的认知范围就被扩大了,对于世界这样一个无比庞大的复杂系统,获取足够多的观测结果是我们接近其运行原理所必须进行的步骤。

如果有条件,我猜想,认识世界最好的方式应该还是亲身去经历这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二手的。即便我们读过了很多的书籍,也只有在人生的某个节点,你在经历某件事的瞬间突然脑海中闪烁着一个念头: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情景,我在某本书的某个描写中见过。这样的一瞬间,那些二手的知识才变成了真正为我们所拥有的知识。那么不妨想一想,那些作者是怎么撰写出这些伟大的作品呢?仅仅靠读别人的作品吗?我想不可能。面对无穷的世界我们要保持谦卑,不停认识世界的伟大;面对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要保持勇敢,冲击一切的可能。我们既是别人的读者,也是自己的作者。世间每个伟大的作者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我们作为作者的职责是真实地描述我们在何种状态、何种条件下经过什么样的思考做出什么样的事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作为读者的职责则只是吸收和思考。作者的伟大源自读者的共鸣,读者的伟大源于他也是作者。

随意且高效地读书,随意且高效地快乐。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Comment